(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王炎 文/图)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以来,四川在健全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还将有哪些举措?4月6日,四川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应急管理厅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处监察专员樊洪表示,在三年行动过程中,我省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持续探索建立双重预防机制,扎实开展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严格落实分级分类管控措施,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新闻发布会现场
建立安全风险实时监测预警处置工作机制。省安办立足煤矿、危化等高危行业开展风险防控,依托省应急厅18个监测信息系统和工作平台,积极探索整合构建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信息平台,紧盯危险化学品储罐温度压力液位、煤矿甲烷一氧化碳浓度、尾矿库坝体位移浸润线等关键指标和气象预警,捕捉危化、煤矿、尾矿库高危行业领域重大风险,采取“人防+技防”的方式每日开展风险研判。
截至目前,共发布《安全生产风险防控预警信息》1007期,每日推送各市(州)安办和省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并实时点对点跟踪调度提醒,共调度处置报警1420次,研判较大风险254条,预警规避重大风险61次,提出防控工作建议4311条,跟踪落实工作反馈16390条。
构建风险研判预警提示工作机制。省安办坚持“月分析、重大节假日风险提示”。每月底汇总当月事故信息、涉安季节特点、监控信息系统预警等情况,综合分析当前安全形势,研判次月各行业领域安全风险,发布月度安全生产风险研判报告,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和企业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着力化解安全风险隐患,严密防范事故。
此外,在国家法定假日、特殊时段以及极端天气等节点,还针对性地分析研判安全风险,发布风险提示和公益短信,提醒公众防范风险。
着力推动问题隐患动态“清零”。我省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为载体,构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直报系统,建立重大隐患填报制度,三年行动期间累计排查各类隐患241.64余万项,其中重大隐患410项,实时调度重大隐患整改,每月通报整改进度,强力推动问题隐患“清零”。
“下一步将积极推行全省各级安办实战化运行,推动完善省、市、县、企业四级风险监测预警处置工作机制,周期性开展风险辨识评估、风险预警提示和隐患排查整治。” 樊洪表示,将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压实安全生产“四方责任”,深入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着力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