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由艺术上海和梅龙镇广场、上海市工商联文化商会共同主办的“春山澹冶而如笑——周学斌艺术作品展”在南京西路梅陇镇广场4楼开展。
当代中国绘画名家周学斌,1941年生于广东新会。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佛山艺专中国画专业,执教于佛山大学艺术系。擅山水,兼及美术史论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创“丙烯水墨画”,格调清新、风格独具,尤擅于表现繁茂植被覆盖下壮丽的山川景色。《用光——建立中国画第三技法系统》是其重要理论探索成果之一。
(相关资料图)
此次展览是周学斌的个人艺术作品展,共计展出近120幅作品,分为“春山”、“夏山”、“秋山”、“冬山”及“鸿爪雪泥集”五部分,完整呈现了周学斌五十余年深耕中国画创新探索的艺术历程和艺术造诣。
周学斌深受李可染水墨山水写生的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多次深入青藏高原及横断山脉、三峡等名山大川写生,在崇山峻岭、冰川峡谷之中,探寻幽胜。其笔下尽皆山林之美,作品中烟岚林泉之气迎面扑来,画面苍茫浑厚,肌理斑驳,色墨淋漓,一派勃勃生机和清新格调。
周学斌以中国画为基础,在表现技法和绘画媒介上兼收西方绘画技巧,变传统点线组合为积墨积色技法,结合其“用光”的探索,赋予画面鲜明的立体感、深厚的层次感和诱人的光感。
他充分发挥新材料的性能,结合泼、印、洒、拓、渍、冲等多种现代技法手段,凭着积墨积色和用光的丰富表现力,创造出“山林皴”的技法。这种画法形神兼备,充满灵气和真实感。
周学斌对绘画媒介也进行了长期探索,他用丙烯颜料与传统水墨颜料调和,在水的作用下,在画面上留下斑驳而淋漓的肌理效果。他在各类宣纸、绫、绢、真丝、布料,甚至塑料纸上不断尝试,逐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丙烯水墨画”。这种丙烯水墨画既有传统水墨画的韵味和情趣,又发挥了新材料的性能和肌理效果,尤擅于表现繁茂植被覆盖下的山川景色。
北宋山水画大家郭熙的《林泉高致》中,“真山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本次展览中“春山”、“夏山”、“秋山”、“冬山”四部分,正与四时之山川烟岚契合。另有”鸿爪雪泥集“部分呈现周学斌除山水画之外的轻松、抒情与遣兴之作。
本次展览是艺术上海近期推出的又一场高品质艺术展览。作为国内大型综合性艺术服务平台,艺术上海秉承着“为艺术服务而生”的初心,始终坚持输出高品质艺术内容,并发挥多年沉淀的艺术资源优势,以艺术赋能地标型商业综合体,携手梅陇镇广场,共同打造商业空间中的高审美新型艺术社区。
展览将展出至5月5日。
本文作者:李君娜
图片编辑:朱瓅
关键词: